失落的藝評地誌點
三義這個曾在台灣外銷時期享譽國際的「木雕城」,它的藝術發展擁有眾多特殊歷史時空的價值,然而這個持續成長的有機體,卻在目前的藝術世界中被冷落許久,幾乎無法在藝術批評的領域獲得適切的位置,這似乎是它過去商品化「工藝」質地造成的後果。
事實上,它自始至今為一開放性格的「工藝村」,木雕文化產業的商品化程度相當高,包括外銷、內銷、進口各時期,消費者的口味決定了其風格走向,而持續幾波全省各地藝師移入所帶來的流派技法,也仍多元地存在市場,因此不容易積澱出一種清晰穩定的美感基質,來提供給藝術創作發揮;另外,其創作風才發展二十年,藝術體格能嫌單薄,雖然陸續有美工科系、大專學歷的青年加入進來,然而,創作者大抵都屬本地轉型的年輕藝師,其傳承完全以藝品為主,根本不熟悉當代創作的語彙,而後來學習的西方美術觀念與表現技法,正處於吸收消化階段,再加上這些人現在還是中壯年紀,猶未完全展陸宗師面貌…….綜合上述情況來看,這是本土藝術創作發展歷程的正常現象,但確實容易被目前過度跟隨先進國家前衛思潮的台北主流藝術世界所忽視。然而,自1980年代解構思想貫穿、滲透到藝術批評的領域後,像德西達強調「結構」本身無中心的學說,引發了藝術外延網路-跨出藝術自身與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精神分析學等知識領域連結-研究方法的運用來看,三義這個偏處中部苗栗山區的小地方,在短短百餘年間樟腦到木雕的產業開發史,留下各種政經歷史必然與偶然事件交錯機遇的積澱,記錄著台灣文化由殖民式到本土式、由物質面到精神面的過程,提供了另一種樸素耕耘又多樣演變的視角。所以,三義木雕其實是個有趣的藝評地誌點。

木雕城發展史
三義自清朝後期到日據時代成為重要的樟腦產業地區,在大量砍伐樟木林後剩餘了滿佈山野的樟樹頭,經過長期曝曬、風雨侵蝕與蟲蟻腐蝕,因緣巧合地被處理成禪風擺飾,得以將不具實用價值的廢棄物再利用;光復後借助美日外銷的工廠生產熱潮,將三義木雕推到觀賞藝品的層級;到了1980年代,台灣經濟力提升時,本島內銷路線吸引各地的藝師來此,將鄉土庶民美感轉化成「奇木巧雕」創作風;近十餘年來,更具創作自覺的工作者與新成立的木雕博物館相互協力,讓三藝木雕又呈現了更精練、創造性的表現,具備了當代藝術的認知型美感形式,筆者稱之為「心象意雕」創作風。為了便於說明三義木雕各階段風貌的演變,與建立台灣主體性的脈絡關係,筆者參考江韶瑩教授、李聲富先生的研究資料,以「殖民式工藝風」、「本土式創作風」兩種型態,歸納出「禪風奇木」、「觀賞藝品」、「奇木巧雕」、「心象意雕」四個分期與雕刻特質